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知识
蚊子-昆虫纲双翅目蚊科
admin 本网站 2022-12-13 8912  [ 关闭窗口 ]

基本概述

蚊科(Culicidae)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

蚊子属四害之一。其平均寿命不长,雌性3100天,雄性为1020天。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雄蚊口器退化,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被蚊子叮咬后,被叮咬者的皮肤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到了。蚊子无法张口,所以不会在皮肤上咬一口,它其实是用6枝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就是蚊子摄食用口器的中心。这些短针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针一样;蚊子还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这样它就能够安稳地饱餐顿。当蚊子吃饱喝足、飘然离去时,留下的就是一个痒痒的肿包。但是,痒的感觉并不是因为短针刺入或唾液里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我们会觉得痒,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这时会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此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被蚊子咬后的过敏反应比较严重。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活动距离可达180公里。

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jiéjué)。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整个世代1-2周左右。

种类

蚊子的种类蚊属昆虫纲,约3,300种及亚种,中国有1533种及亚种。蚊媒疾病的重要媒介,是总的划分为三大类,一个是按蚊,一类是库蚊,另一类是伊蚊。第一大类是按蚊 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第二大类是库蚊库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无斑,体色是棕黄色,身体在停留的时候,往往与停留面保持平衡状态,平行状态,它的活动也大多在夜间;第三大类是伊蚊 伊蚊成虫的特征是翅没有斑,身体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因为喜欢白天活动,因此我们经常在室内,在阴凉的地方,白天经常有这类蚊子来袭扰,可能大家都会有印象,它的身体是黑色的,有白色的斑纹。全球传播病毒和疟疾的各种蚊子:美国库蚊、埃及伊蚊、非洲疟蚊、热带家蚊、三带喙库蚊、白线斑蚊。

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1.库蚊

蚊科库蚊亚科的一属。通称库蚊。广布全世界,是蚊科的第二大属,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知达70余种。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它们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一般称为家蚊。

2.白纹伊蚊

俗称花蚊子,主要白天吸血,叮人凶猛,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饭盒、废旧轮胎、盆景、堵塞的楼顶笕沟等处。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花斑蚊不仅凶恶,而且善飞。一般蚊子飞程只有数十至数百米,最远不超过1-2公里,但花斑蚊能飞行5-7公里,而且速度极快,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动作

3、埃及伊蚊

是典型的嗜吸人血的家蚊,白天吸血,习性类似白纹伊蚊。喜欢在水缸及其他器皿里产卵,孳生幼虫。

4.中华按蚊

中华按蚊的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

跟一般的昆虫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身体和脚皆细长。蚊子是多细胞生物。大小随种类不同,不过大部分小于15mm。体重约为2-2.5mg。蚊子有22颗牙齿。只有一对翅膀,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杆。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1.52.5公里,一般蚊子飞行时每秒翅膀震动594次左右;这样的振动,使我们在蚊子飞行时会听到嗡嗡的声音。口器为刺吸式,特化成细长的喙,大部分种类雌蚊的口器都适和刺吸血液。蚊体表覆盖形状及颜色不同的鳞片,使蚊体呈不同的颜色。这是鉴别蚊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翅脉上也有鳞片,翅后缘有缘鳞。多为夜行性动物。

形态结构

⑴头部

似半球形,有复眼和触角各1 对,喙1 支。触角(Antnna)有15 节:第一节称柄节(Scape),第二节称梗节(Torus),第三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Flagellum)。各鞭节轮生一圈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是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产生反应,对二氧化碳乳酸等化合物和湿度尤其敏感,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⑵胸部

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有足1 对,中胸有翅1 对,后胸有1 对平衡棒,中胸、后胸各有气门 1 对。中胸特别发达,其背板几乎占据全胸背,由前而后依次为盾片、小盾片及后背片。库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叶状,缘毛在凸叶上,按蚊的小盾片后缘呈弧形,缘毛分布均匀。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纵脉(V2 4 5 各分两支(图202),其余纵脉均不分支。翅脉上覆盖鳞片,翅的后缘有较长的鳞片,称翅繸。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方面是一重要依据。蚊足细长,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纹,为蚊种分类特征之一。

⑶腹部

11 节,第一节不易查见;2~8 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最末3 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

系统

⑴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肛门。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在胃内进行。在前胸内有1 对唾腺,每一唾腺分3 叶,每叶有一小唾腺管,最后汇合成总唾腺管,通入舌内。唾腺管能分泌和贮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Anticoagulin ),破坏吸入的红细胞的溶血素(Haemolysin )和使破坏的红细胞凝集的凝集素(Agglutinin )。

蚊喙为刺吸式口器, 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构造。由上内(上唇咽)、舌各1 个,上、下颚各1 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上内唇细长,腹面凹陷构成食物管的内壁,舌位于上内唇之下,和上颚共同把开放的底面封闭起来,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条唾液管。上颚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侧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首先用以切割皮肤的工具。下颚末端较窄呈细刀状,其末端具有粗锯齿,是随着皮肤切开以后,起锯刺皮肤的功用。下唇的表面被覆鳞片,多呈暗色,其末端裂为二片,称唇瓣(Labellae)。当雌蚊吸血时,针状结构刺入皮肤,而唇瓣在皮肤外挟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则向后弯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护与支持刺吸器的作用。但雄蚊的上、下颚已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在喙的两旁有触须(下颚须)1 对,为下颚的附肢。按蚊的雌、雄蚊触须与喙等长,但雄蚊触须的末两节膨大而向外弯曲;库蚊、伊蚊的雌蚊触须比喙短,雄蚊的触须则较缘长或等长(少数蚊种例外)。触须是刺吸时的感觉器官。

⑵生殖系统

雄蚊有睾丸1 对,自每一睾丸发出的输精管在远端膨大为储精囊,两者会合成射精管。射精管远端为阴茎,阴茎两侧有抱器。雌蚊有卵巢1 对,输卵管在汇成总输卵管前的膨大部称壶腹,总输卵管与阴道相连。在阴道的末端有受精囊(按蚊1 个,库蚊和伊蚊3 个)和1 对副腺的开口,阴道则开口于第八、九腹节交界处的腹面。每个卵巢由几十个至二百多个卵巢小管组成。每个卵巢小管包括3 个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囊(F0llice ),顶端的为增殖卵泡囊,中间为幼小卵泡囊,靠近输卵管的为成卵卵泡囊。当成卵卵泡囊中的卵成熟排出后,幼小卵泡囊又发育为成卵卵泡囊,卵泡囊依次逐个发育成熟。每排出一次卵,顺卵巢小管上就留有1个膨大部。此外,呼吸系统中的微气管在卵巢上的分布成卷成细密的丝状,卵巢在妊娠后膨大,微气管也因而伸直,故可鉴别雌蚊是否经产。

生活习性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成长

1.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气。如库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条长呼吸管,管端为呼吸器的开口,呼吸时,身体与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按蚊(疟蚊)无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开口于身体表面,呼吸时,身体与水面平行。

这个时期维持10~14天以后,孑孓经4次蜕皮后发育成蛹,由蛹再羽化为成蚊

3.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豆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羽化)之前无法起飞。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或草地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习性

1.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

水体类型:主要孳生蚊种;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处骚扰阿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处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处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处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处白纹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内外的器:如水缸、椰子壳中的积水等处埃及伊蚊;

2.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子爱叮哪些人?蚊子的头上和腿上长着触角和刚毛,有感觉作用,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它们常爱叮爱出汗又不洗澡的人。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常挨蚊子叮。还有,蚊子对弱光很喜欢,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但是,蚊子对强气流很敏感,夏天当你摇扇乘凉时,蚊子难以接近你。

3.栖息习性: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据吸血后栖息习性不同把蚊分为以下三种:家栖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栖型: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内,有些到室外栖息。野栖型:如大劣按蚊、白纹伊蚊等吸血后要飞到室外消化胃内的血液。

蚊子有些习性是不为人知的。它们喜欢等待,有时候在你进入的房门上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只要你将房门打开,它们就会迅速跟你进入房内,再伺机咬人。它们是很少的不会走动的动物之一,(它们不是不会走,而是懒得走,亲眼见到蚊子满桌子爬,蚊香熏的)。睡在同一个床上的两个人,将会有两种被蚊子处理的结果,一个没有被咬一口,一个却咬得遍体鳞伤,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不是你的卫生不卫生决定,而是你身体的一些特征起主要作用(详细见下)。蚊子一般有办法知道这个人睡没睡,通常在你卧床看书时它很难叮你一口,一旦你行将入睡,它立马就飞到你的身边来咬人了。蚊子咬人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摄氏37度以上时,它可以做到在0.1秒就将人叮咬上口,在摄氏27度以下时叮人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摄氏17度以下一般不再咬人。

蚊子怎么过冬

一般蚊子每年4月开始出现,至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秋天气候变冷温度降到10℃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有极少的蚊子会存活,它们在墙缝等可以避风避寒的地方,比如躲藏在室内较温暖、且较隐蔽处,如衣柜背后等。但会躲开较热的地方,如暖气等。这样既可以躲过严冬,又可以降低新陈代谢速度,避免饥饿而死。有点儿像冬眠。

在室外,蚊子一般躲藏在暖气管道内等较温暖处,第二年出现的蚊子更多的是卵孵化出来的……

寿命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死亡,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2个月;雌蚊一般可活1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危害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1]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给1万只蚊子任意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全世界疟疾属的成员有400种,其中85种能传播疟疾。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的感染而死亡。疟疾每年约造成3百万人死亡,[3] 会传染疟疾的疟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中亚,尤以非洲最为严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冈比亚疟蚊(Anopheles Gambiae),疟蚊的一种其他疾病大部分种类的蚊子都能够传染丝虫病(由线虫导致)。这种疾病会导致橡皮肿gumma)使外生殖器及大腿异常肿大。在全球,约有120万人感染丝虫病。[2]大部分品种的蚊子会传染病毒性的疾病,包括黄热病、登革热、日本脑炎、圣路易脑炎、多发性关节炎、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契昆根亚热及西尼罗河热。幸运的是,艾滋病不会借由蚊子叮咬而传染。

蚊子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人体的呢?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表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像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

蚊子咬吸了含有本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可以使被咬者发病。传染这种病的蚊子叫库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传染外,必须大力进行灭蚊,消灭传播者。此外,库蚊和按蚊还传播丝虫病(象皮肿)。

我国能传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在夏天适宜的环境里,雌蚊将卵产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孓。孑孓经过四次蜕皮后变成蛹,蛹继续在水中生活两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发育大约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消灭蚊子是保证人类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蚊子的一生经过卵,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就是蚊子)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卵,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与繁殖场所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大力灭蚊。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灭蚊的方法有许多种,成虫比较难消灭。一般.蚊子的个头比较小,飞行轨迹不却定,随气流流动性较强,早期人们是用烟熏的方法,现在用气雾剂,灭蚊片等。但这些都对人有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儿更严重,电子灭蚊拍效果比较好,还有灭蚊灯另外还可以自制灭蚊喷剂。方法是:用1ML洗洁精对200ML水加入洋葱头挤出的汁1ML混合后装入喷瓶,喷向蚊子,飞着的蚊子会失去飞行能力,再喷蚊子会因神经系统损毁而死亡。

傍晚,蚊子有趋光的特性,所以大多数蚊子开始进入屋内。。而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几水源附近等(尤其有婴儿和老人的房间)是蚊子最喜欢光顾和躲藏的地方,因此,喷射气雾剂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其实,防蚊最重要。如果防蚊防的好,您家蚊子光顾的数量会非常非常非常的少。

在世界中大部分的地区,蚊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每年约有7亿人被蚊子传染各种疾病,且每十七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多种传染病常借由蚊子传染给人类。但在大多数温带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新西兰,被蚊子咬通常只会发痒,而不至于被传染疾病,但不排除个别现象。

防蚊妙招

古人有句谚语:八月八,蚊子嘴开花。秋季是蚊子的繁殖季节,雌蚊子要吸食大量的血液促进其卵巢发育,繁衍后代,也就是让大家觉得秋蚊子特别凶猛的原因之一。秋天比较常见的是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被这两种蚊子咬上一口,立即能起一个红包,而且一抓就是一片,奇痒无比,所以人们将它们称为毒蚊子

居家防蚊用五招:

一是及时清理积水。水是蚊子的孳生地,要将家中盆盆罐罐里的及时积水清理掉,洗完澡后立即清理地面,种养花草的容器也要时常清理。

二是合理使用防蚊工具。优先使用蚊帐、蚊拍、捕蚊灯等较安全的物理方法,其次再用蚊香、气雾剂、驱避剂等化学工具,大家可根据客观环境和条件选择使用。如,餐厅等最好使用物理灭蚊方法,以此类推。

三是蚊子多喜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针对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桌脚下、楼梯间、水槽下、阴沟等喷洒杀虫剂。

四是在卧室放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会不堪气味而躲避。生吃大蒜、口服维生素B,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蚊子使不敢接近的气味。

五是被毒蚊子咬后可以外涂具有抗过敏药效的药物,如蜈黛软膏、皮炎平等,常用的花露水也有一定效果。被叮咬后不要抓、挠伤口以免皮肤破损,当皮肤出现破损、有水疱等情况时可使用皮炎平、艾洛松等药品进行短期治疗,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