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该评价体系是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3家单位,在多次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其中病媒生物控制水平的4项国家标准,作为全国健康城市衡量评价指标,将有力推动和提升病媒生物防控水平。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病媒评估指标
在"创卫"工作中,病媒生物防治项目几乎都有有害生物生物防治(PCO)企业的参与;PCO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病媒生物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成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专业防治力量,"专业事情由专业人做",这个趋势已经慢慢成为共识。各地参与创建卫生城市的 PCO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问题,绝大多数 PCO企业及其技术人员不熟悉或不完全理解我国创建卫生城市的病媒生物防治标准要求。如2017年我国有害生物防治机构服务能力资质评审(复审)中发现,较多服务于创建卫生城市的PCO企业并不了解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GB/T 27770~27773-2011)的标准要求。
见《冯向阳,有害生物防治业参与卫生城市创建的思考》
从事有害生物防治(PCO)行业,必须掌握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包括GB/T 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 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这四项标准于 2011年12月30 日发布,2012年4月1日实施。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 版) 》,以4个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的C级水平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鼠、 蚊、蝇、蟑螂密度控制应达到的标准”,另外规定防鼠和防蝇设施合格率需大于 95%。《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4 版) 》实施前,国家卫生城市鼠、 蚊、蝇、蟑螂的密度需有3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 的《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另1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
温馨提示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国家标准已经成为目前健康城市评价,重大活动病媒生物保障等的评估指标,PCO有害生物控制服务所达到的标准也有了依据,对于国标的熟悉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会影响有害生物防治业务发展方向和高度
为了更好的帮助理解现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国标,虫虫科学咖啡馆将分享专家观点,将新旧病媒生物控制标准的区别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解析。
专家
观点
冷培恩,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病媒生物防制技术研究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国家标准解析,冷培恩等,上海预防医学
全国爱卫办标准
国家标准
读而思
duersi
国家标准在全国爱卫办标准的基础上,评价内容做了更进一步的细化,设置了不同等级,增加单位评价,以及按照人口数来测算工作量等,更贴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操作性更强。
因为标准内容量大,为了更好理解四个标准,虫虫科学咖啡馆将分为三期介绍,本期介绍 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
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
城镇和单位蜚蠊控制水平等级如下
评价城镇蜚蠊控制水平的抽查样本量
按照人口数量确定抽样数量
标准条款理解要点
成若虫侵害率
蜚蠊俗称蟑螂,为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检查时以能否见到蟑螂成虫和若虫及成若虫的数量来确定蟑螂控制达到何种水平。检查间数也是以15 m2 折算的标准间。对于大房间来说,集中在一个相邻区域内的成若虫一般记为1间阳性,比如一个柜子内的成若虫。
蟑螂的一生需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雌雄蟑螂交配后,雌性蟑螂尾端会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的卵鞘,德国小蠊是唯一长时间携带卵鞘的室内蟑螂。
地区蜚蠊成若虫侵害率指标
单位室内成若虫侵害率标准
卵鞘查获率
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状的东西,即卵鞘,卵就产在其中。小蠊的卵鞘带在身上,直至若虫孵化 ; 大蠊将卵鞘产在阴暗、潮湿的缝隙中。检查时查获的卵鞘指的是大蠊的卵鞘。与蟑螂成虫和若虫检查一样,卵鞘检查也是以15m2 标准间中能否见到蟑螂活卵鞘及活卵鞘的数量来确定蟑螂控制达到何种水平。
① 德国小蠊卵鞘
② 大蠊卵鞘
小蠊的卵鞘带在身上,直至若虫孵化 ; 大蠊将卵鞘产在阴暗、潮湿的缝隙中。通常检查时查获的卵鞘指的是大蠊的卵鞘。
地区蜚蠊卵鞘查出率指标
单位室内卵鞘查出率标准
虫虫科学咖啡馆
撰稿/编辑:王飞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
蝇类防治学组 委员(第六届)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
蚊虫学组 成员 (第六届)
上海预防医学会病媒生物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